眉山东坡书院丨XAA詹涛工作室

横看成岭 ©九里建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眉山,紧邻省会成都,车程约1小时,有半小时高铁直达,交通便利。其悠久的人文历史,可追朔至1500年前,在唐宋年间尤为兴盛。

东南侧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

 

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史载,两宋300年间,眉山得进士者近千人,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更为眉山才子典范,宋仁宗曾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眉山)”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眉州的父老乡亲们对苏氏父子的喜爱埋在了骨子里。尤其是对苏轼,乡亲们实在词穷了,就干脆说他是文曲星下凡,俨然已经把他当作自己家乡的不二代言人。

项目区位图 ©詹涛工作室

 

西南侧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

 

万科,将东坡书院选址于眉山岷江畔。

致敬这位伟大的文人,表达对眉山这片土地和人民的热爱。

现状航拍 ©路径建筑摄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东坡《题西林壁》

侧成峰 ©九里建筑

 

一位诗人说过:“诗是开创形式的灵魂”

书院并未拘泥于传统建筑形式,而是受到诗的启发,以简练奔放折跃的屋面表达出建筑的性格和空间张力,如同苏轼不拘一格的豪迈个性。延绵起伏的屋顶呼应峨眉山起伏的山势,借湖光水影,水陆交替,静卧湖边。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

 

主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

 

主入口透视 ©九里建筑

 

建筑连续的坡屋面有效地营造了连续的外廊空间,成为访客提供静坐品茗、凭栏眺望的场所,也是建筑与环境过渡、融合、室内外情景交替的空间。

檐下品茶静坐 ©邬超

 

空中连廊 ©形在建筑空间摄影

 

阳光从天窗洒入联创阅读空间 ©九里建筑

 

屋顶三大片天窗为室内的博物陈和阅读提供了良好垂直自然光线,与屋檐下四方落地的连续玻璃面一起,创造了一个通透、自由而连续的空间,让视线可以肆意穿越,建筑也由此 “浮”于水面。

“浮”于水面 ©九里建筑

 

我们希望对事物的认知不仅停留于视觉,对建筑亦是如此。

一座能通过手来“阅读”,因“触摸”而感知的建筑应该是有温度的。

二层连廊望向内庭园 ©邬超

 

屋面细节 ©邬超

 

庭园小景 ©邬超

 

屋面细节 ©邬超

 

于是,书院的屋顶便延伸到了地面,路过的人可随时触碰和抚摸屋面墨色的瓦,用触觉感知墨色的质感和温度,触发内心深处“瓦”的记忆。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建筑架构爆炸图 ©邬超

 

由于借鉴了传统木结构的建构体系,整体采用钢结构体系,使得近人尺度的竖向支撑体系得以采用钢、木两种材料混合运用,木质的温润与钢、玻璃的凉意形成的反差,加强了人的存在意识。

烟雨外廊  ©邬超

 

烟雨外廊  ©邬超

 

烟雨外廊  ©邬超

 

踩着木质外廊,伴随咿呀作响的脚步声,人可行至石阶边,拾级而下,水面近在眼前,叠水之声与湖面漫起水的雾气,让人仿佛置身水墨画卷

烟雨外廊  ©邬超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东坡《前赤壁赋》

南立面 ©九里建筑

 

正如中国哲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所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南立面 ©九里建筑

 

我们希望到这里的人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更能通过身体的全面感知,能将自己融入这熟悉的东方水墨场景。

书院的存在,也在眉山这片土地上,因为构建了与人的一种新的交流关系而变得更美。

概念场景设计图 ©CG工作室

 

概念场景设计图 ©CG工作室

 

内庭院透视 ©九里建筑

 

与成都方所共同打造的联创阅读空间 ©邬超

 

联创阅读空间二楼景窗 ©九里建筑

 

天窗细节 ©邬超

 

屋顶施工现场 ©邬超

 

工作模型照片 ©邬超

 

工作模型照片 ©邬超

 

概念立面图 ©邬超

 

概念立面图 ©邬超

 

总平面图

 

首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剖面图

 

节点大样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眉山东坡书院

建筑团队:XAA建筑事务所詹涛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詹涛

建筑设计团队:田望、王梦宇、邬超、李梔、林烁、林希腾,黄娘新、黄晓炜

工程地点: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滨江东路侧

用地面积:12000㎡

建筑面积:2760㎡

设计时间:2018年11月

竣工时间:2019年8月

开发商:万科眉州置业

幕墙设计团队:张德强,唐杰鸿,谭琨

结构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所

机电设计团队: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机电所

室内设计团队:广州燕语堂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团队: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XAA建筑事务所CG工作室

摄影师:九里建筑、邬超、路径建筑摄影、形在建筑空间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