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潮鼓浪屿美院
△艺术市集·旋转楼梯
鹭潮鼓浪屿美院,位于鼓浪屿西岸,园区前身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鼓浪屿校区,后者被称为“福建美术届的黄浦军校”。2017年7月,鼓浪屿以“历史国际社区”的丰厚底蕴耀升世界文化遗产殿堂,曾经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教育摇篮”的艺术之岛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鹭潮鼓浪屿美院亦肩负着“让文化重回鼓浪屿,用艺术重塑鼓浪屿”的时代使命应运而生。
01 承续
流光容易把人抛
昨日旧颜,今日新貌
“流光厅”始建于1986年,曾作为工艺美术学院的雕刻工作室,重新规划后将作为独立复合的艺术空间持续运营。
整体改造遵循上世纪80年代粗野主义建筑的美学范式,留存原始质感,延续年代印记,让新的光景在老建筑的“躯壳”里生发。
02 构造
设计是两段收获时光的揉和
一段致敬过往,一段致敬生活
楼宇内部暴露的结构框架与楔角被一一留存,昭示着“流光厅”的前世印记。
墙面仅施以素净的水泥肌理漆重整建筑的原生面貌,让时间在场域中形成张力,达成浑然简朴的美感。
03 延展
在失去中得到
在空白中留待丰盛
楼宇的2~3层原为狭窄的维修马道,在依循楼板结构进行横向延展后即可满足通行需求。
廊道立面规律的体块穿插与互动构成统一的内环境语言,形成极具秩序感与仪式感的造访体验。
触手可及的台面及扶手均覆以温润的木材中和金属与水泥的冷感,在行走、观看、倚靠的过程中,给予造访者亲和的感官体验。
04 时光
时光的回音与意义赋予
在设计中重塑
光线在通高的楼体中肆意游走,变换凸显出层次、质感与肌理,赋予建筑不显外却包容于内的诗性,叙述着衡变的故事。
爬满斑驳锈痕的滑轨装置揭示着时间的流逝,吊顶的石膏角线与修旧如旧的海棠窗纹,无不是对建筑设计细节相隔数十年的印随。
窗棂依旧,光影流转。方式设计在取舍间调取建筑的缘起,交替功能与审美,完成新旧时空的交接。以克制而理性的表达沿革历史,书写当下。
项目名称 | 鹭潮鼓浪屿工艺美院·流光厅
业主单位 | 鹭潮鼓浪屿工艺美院
设计单位 | 方式设计
主持设计 | 方国溪
主案设计 | 曾灿芳
技术总负责 | 李惠红
参与设计 | 郑智鹏
项目周期 | 12个月
项目面积 | 500㎡
项目地点 | 厦门·鼓浪屿
主要材料 | 水磨石 肌理涂料 木饰面
项目摄影 | 周志春
项目摄像 | 铁木大元
关于方式设计
方式设计成立于2003年,主要聚焦服务“大商业、大健康、大文旅”三大设计领域,拥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各种专业的200多名优秀设计师。
方式设计以室内设计为核心,提供规划、室内、灯光、导视、美陈、智能化等一体化整合式专业设计服务。项目涵盖地产、办公、酒店、医院、文旅、文化教育等多种类型,形成了无方设计、方式医疗、方物陈设、壹壹等专业设计品牌。
19 年来,方式设计服务过多家央企、国企、地产商等中大型企业,在全国 60+ 城市落地1000+ 精品项目,致力于提供优质的空间设计解决方案。先后获得APIDA亚太区室内设计大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大奖、美国MUSE设计奖、IAI全球设计大奖、德国IF设计奖、英国SBID国际设计奖、英国FX设计奖、包豪斯现代设计奖、CIID中国室内设计奖、老宅新生设计奖、红棉中国设计奖、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40 UNDER 40 等 210 多项享誉国内外的奖项与荣誉 。它们见证了方式设计不断践行、持续创新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