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凡浩
△ 龙塘苗寨梯田
△ 云雾缭绕下的龙塘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该项目建筑面积2400㎡,包括1650㎡的增量建筑置入和750㎡的存量建筑改造,其中增量部分由8幢单体客房及餐厅、悬崖剧场、无边泳池等公区配套组成,配以登山步道建设及局部景观修复,以此带动整个村落的生活生产动线以及未来发展的文旅产业流线。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01
直面传统乡村生活的新诉求
△ 设计介入前的村民自改房 ©gad · line+ studio
△ 苗寨生活
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需求,传统风貌与新型工业材料,传统工艺与新产业的激活,一边是田园牧歌的理想,一边是现实的发展与生活的需要,同时极低的造价预算也是需要克服的设计障碍。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问题摆在眼前,line+参与其中,从建筑师的角度,试图给这个走向没落的传统苗寨一个回应与解答。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02
“应对与通用”—— 存量改造
△ 存量改造策略
△ 改造前
△ 改造后
△ 改造前后轴测分解
△ 示范性改造成果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示范性存量改造内部空间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龙塘山房”总平面图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客房二层平面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客房内部空间
建筑体量漂浮在近45°的山体斜坡上,将玻璃、金属板等当代材料与毛石、小青瓦、木材等在地材料相混合利用,以脱离基底的建筑体量和融入山林的材料质感将建筑结构的“重”消解。设计基于在地条件,以现代的建造手法转译出传统吊脚楼依山就势的特点。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公区一层、二层平面图
△ 游客在屋顶远眺山景
△ 对话苗寨的无边泳池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公区钢结构框架
△ 公区主体结构
04
价值溢出下的精准扶贫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设计团队:梁曦、朱明松、张罕奇、涂单、石尚流、代圣轩(建筑)、金鑫、章振东、李崇昊(室内)、李上阳、金剑波、陈晓蓉、张文杰(景观)
设计时间:2018/08-2019/08
建造时间:2019/08-2020/10
结构机电设计: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