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新作|回溯李唐温度-和悦·荟馆西安曲江店

0 6

诗人通过抽象表达自身

而画家则通过颜色

和线条表达他的感知

 

在和悦.荟馆中,设计师党明以厚重的历史为背书,从色彩和形式入手,提炼出了李唐精神中繁荣、自信、浓丽的一面。设计师不浮于历史表象和语义符号,在摩登时代重新诠释古都 Old Money 中奢华与谦和的气质。以当代新装饰主义风格,提炼传统,超越传统。建筑集优雅、简约、典雅、奢华为一体,在不同的色彩、材质和风格间创造出和谐而又独特的美感。

 

 

历史的重构新生

 

 

和悦.荟馆位于西安城东南部——唐代著名的曲江皇家园林所在地。党明以大唐古典、温馨、明亮的形象,相建园林、营堂造轩,复李唐繁奢之旧景,尽享人间满座之清欢。

 

 

建筑充分考虑了与周围场地的融合与并置,以几何块体与现代建筑简洁的节奏相连接,只留有轴心部分饰以尖顶飞檐,以此向西安文化古都的历史文脉中心致敬。设计师不局限于别墅的象征,布局整齐,去浮夸矫饰,屋顶以“凹”来代替“凸”,表现出谦逊的意味。

 

 

方正格物,既保留了传统中式建筑中尖顶飞檐,又以板材梳理并替换了层层的琉璃瓦片。将传统与当代并置,以简洁的语义玩味并回归传统文化之核心。现古典中正之意、安静闲散、不容拥喧。设计师以一方洞天引树木入馆,使其“馆中生树,林中有馆”,风摇庭树,回归自然。

 

 

丹漆兽面铜环,门环在风中轻轻摇动。建筑本身就是一部讲述着过去的历史电影,饱含着设计师的心愿与愿景,向世人展示着这神秘而又精致的故事与回忆。

 

 

屋檐斜入,树影弄石,公馆随地势拾阶而上,清香难寻。隐蔽在这高墙之中,让人联想到旧时的府院,厚重的建筑古韵,贵人移驾处。

 

△入口

 

树色接彤门,云影欲去晚。党明以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幕墙模糊了空间内外的边界,将入口处“隐藏”在林间,借着丰富的林荫,使建筑与景观自然融合。

 

略显凹凸的屋檐饰面之间刻画着的中式的新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朱红的门面用黄铜勾勒。古典与现代极简主义的交融就此展开。

 

 

纹样与秩序

 

 

朱漆窗牖、墨绿纱帐、青砖黛石,无一不体现了建筑中雍容、古典的一面。在唐代的遗文中,强烈的对比色唤起了繁荣和自信、包容及热烈。屋檐下勾勒的彩色纹饰,隐约透出精致奢华的质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在一层的公共区域的设计中,设计师以一种绝妙的力量,来描绘出热烈、优雅、浓郁的情感。红彤色琉璃吊灯散发出布满了整个空间的魅力,压抑的历史感瞬间被唤醒、被点亮。

 

 

如同气泡般轻盈通透,如同植物般有机鲜活,充满活力与诗意。设计师以现代的语意,定格了泡影般浮生的梦幻瞬间。单一的材料通过改变形状和秩序规划之后,瞬间唤起激情和逻辑的共鸣。材料的极简主义解放了色彩和形式的表达,在无序与有序、理性与情感之间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当人们顺着吊灯的形状去看绘有复杂图案的横梁时,体验到几何的简单乐趣,复杂多变的历史被限定在框架内,成为一种“背书”。凝结成一抹红色,揉成光滑、易于解读的表面,人们从冗长的复杂性回归到当代的简洁和可预测性中,却仍快乐和激情。

 

△艺术装置

 

如果说红色一直是东方文化中不可回避的话题,那么如雕塑般的吊灯则成为了题眼,它不局限于历史的文化符号,超越了传统视觉的本质,重新诠释了当代生活中光明、诗意、自然的一面。墨绿色瓷砖的立面与枝形吊灯形成了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视觉联系。

 

 

吊灯以当代艺术的姿态,冲破了传统的束缚,融入传统。空间用色彩诉诸着情感,用几何控制着理性,摆脱历史的复杂性,与自然、古典、中式对话。

 

 

以中式的装修艺术风格为主的墨绿的瓷砖与窗牖的格纹,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复杂工艺的迷恋,和工业时代的简炼。

 

 

 “隐逸之趣

 

△ 前台

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毛文锡

 

 

黄铜和深灰色的石砖地板在两种相互强烈碰撞的色彩之间取得了平衡,而石材的粗粝和拙朴也平衡了雕花纹饰的柔雅。空间中不仅散发着精致、高贵的历史文脉,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

 

城市喧闹被半透明的绿纱和一抹红色的花艺盆景隔开。前台接待区犹如一个三进的小院,隐藏于层层隔断之下,并不急于让人看清,却散发出一种神秘而坚定的气质。

 

 

灯带勾勒出了空间的体量,强调了最质朴的建筑透视之美。硬朗的几何线条在空间中碰撞,边界被有机花卉盆景柔化。设计师以体块为布,以质感、色彩为画,将室内的丰富与厚重融合于此。

 

 

朱红与翠绿、奢华与简约、阳刚与阴柔,巧妙地营造了美的张力与平衡力。设计师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再现了李唐文化中兼容并蓄、浓丽热烈的一面。

 

中西合璧的花卉盆景成为建筑的集中景观。以枯树承载古法,现悠远虚怀之意;以精修的花球并置,提炼浓烈富丽之神。

 

 

倚席春眠觉,纱窗晓望迷

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

——令狐楚

 

纱帐虚无了焦点,设计师深谙东方文化中“隐逸”之趣,用绛红、碧绿两色刻画出唐代文化中的包容与自信。党明运用纹理辅以色块,搭配温润的青石、黄铜和木材,抚平红绿搭配中平淡的一面。空间内光线低调内敛,烘衬出大胆色彩所表达的中式的极致感,形成一种全新的、融高贵与雅致为一体的新古典主义美。

 

设计师以灯为点,以色块为面,以黄铜勾线,用最直接的当代语言呈现了人们对“大唐”的遐想。泛着岁月光泽的水磨石和纱帘,以内敛的质感定格了场地典雅高贵的基调。斑驳的墙饰像是一幅古老的遗产壁画,设计师以抽象表现主义的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窗外翠色晴近,窗内朱漆斑驳,簌红盈盈。

 

 

墙上的装饰让人想起杜牧著名的《江南春绝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设计师摒弃具象,以斑驳的纹理形式重新粉刷了唐代遗产,这是对时间的致敬,也是从当代角度对厚重历史的重新诠释,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虚与实,在细节处碰撞,细密展现的纱帐带来出神的魅力,树木与绿纱混为一体,凝结成碧,在窗外,隐隐垂下着黄铜的吊灯。
侘寂之美是与生俱来的,但并不伤感,而是带着白净和虚无,过滤出冥想和谦虚的品质。空间的安静、内省让生活的节奏慢下来,人们借此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灯光隐藏在体块之后,或以纱为镜,模糊成双。柔和的光线和薄纱窗帘软化了僵硬的边界,时光在树影中流逝,优雅地沉淀在黄铜灯下。空间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德:沉静与庄严,阳刚与阴柔。

 

 

楼梯处的工艺处理十分工整利落,木材的柔韧性和黄铜的硬度被光线揉捏在一起,角落处轻盈优雅,几乎形成一个锐角,石材的粗糙低调地衬出光滑精致的扶手。

 

△ 楼梯

 

木饰面与黄铜并置,作为自然与奢华的象征意义,被灯光同时点亮,温暖、辉煌的一面由此展现。

 

 

交错的木格栅和百叶窗交织在空间中,与层层递进的楼梯台阶一起,展开了几何与几何间的碰撞。

 

 

红绡帐里,茜纱窗下,10人包厢的视野非常好,窗外绿树成荫,纱幔轻垂,与拉丝黄铜枝形吊灯一起,增添些许风雅,并连接着这座城市历史的文脉。

 

△包间

 

推杯换盏间,觥筹交错。阳光掠过树影,触碰到墙上破碎的金斑,与黄铜器皿、枝形吊灯形成虚与实的两面,塑造出不同维度的独特奢华。

 

包厢延续了新古典浪漫主义,厚重的隔断与纱帐,带来梦里看花的朦胧美感。设计师以材料、色彩、器物、艺术等诸多方面入手,为现场营造出精致、优雅、奢华的氛围感。

 

与弧形墙面相呼应着的金色网格的吊灯,成为了空间视觉的焦点。设计师将一种最基础的材料——黄铜,转变为一种工业诗意的美学。他摒弃了黄铜的笨重、陈旧和刚强,展现出它轻盈、柔韧和古典的一面,以此与纱帐相呼应,空间透过它的纹理和无数细密的网格交织、灵动起来。

 

 

笼纱未暗尘

锦幄又经春

—— 胡寅

 

金属丝网薄而柔韧,不同尺寸的圆柱型网格带来精致的古典意味。枝形吊灯游走在确定与不确定的边界之间,从规则、秩序和变化中产生独特的美,同时被交织的网格笼罩在梦幻之中。

 

 

设计师以镜为媒介,圆为形状,在带来美学融合的同时,将低调奢华的气质注入到现场。空间在这里唤起的不仅仅是视觉感官的享受,更是对现代生活哲学的重新诠释。

 

 

不同的10人包间相互呼应,枝形吊灯使视线聚焦,一层层水平堆叠的线盘螺旋朝上或朝下展开,最后汇聚在一根金属筒灯之上。

 

吊灯的造型灵感来源于自然,采用传统竹艺编织技法并运用到设计中去,轻盈优雅。向外舒展的层层线盘,与之前向内收敛的黄铜丝笼吊灯成为张弛的两面,彼此在空间互相对话。

 

 

空间由黄铜、石材和树荫沉淀,空间变得像古老的园林般浓郁静谧。晚风中,一盏盏琉璃灯被点亮。疏影、灯影、纱幔、纵横交织在一起,虚度了一段婉转的时光。

 

 

一层六人包间高高的天花上悬挂着枝形黄铜吊灯,如扇如萍,散落在整个空间中。自然之美抽象融合,在雕梁画栋间飞扬绮丽,熠熠生辉。

 

红色的布艺、黄铜框架与屋檐下富丽的金红纹装饰相呼应。浅蓝、深蓝、藤黄、朱红、翠绿、堆白交织混杂在一起,仿佛一抬起头,便听得火树星桥、灯火阑珊;一低下头,又被理性的几何线条所中和。这个空间中交融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

 

 

阳光轻掠黄铜饰面,吸引人们的的不单单是视觉的美感和平衡,更是古典人文带来的成熟和历史。

 

△古建大厅

 

一层的四人桌被纱帐和布艺环绕,并由一个或是圆形或是方形的黄铜做骨架。设计师留下的通道间,阳光渗透进来。屋檐繁复的细节与布艺带来的大面积单纯色块形成对比,室内徘徊于通透而神秘之间,若隐若现。

 

 

位于四人桌包厢上方的,是回归古典意义的拱形小型穹顶,与圆弧隔断相呼应。阳光从一旁的玻璃天花中漏进来。由于材质不同,光线晕染在布艺上,成为棉花糖柳絮般的云状,或照在黄铜隔板上,形成较为尖锐的边界,呈现出美的张力。

 

 

半遮半掩间,拨开一层层的帐纱,就像拨开历史重重的神秘面纱,撞见的却同是清歌欢语,尘世浮生。设计师深谙隐逸之趣味,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在此交汇,相映成趣。

 

设计所鼓励和引导的,是其纯粹的几何形式和细腻的纹理。空间中的高贵气质和历史被大胆地以暗色调重新诠释,作为背景,补充当代极简主义语言。以历史为背书,不局限于传统语义学,从色彩、形式、艺术上,体现李唐繁盛、温煦、光明的一面,以现代简约的方式,对话中式古典的范式。

 

△功能分区轴测图

△一层平面图

△负一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和悦·荟馆和牛火锅曲江店

项目地点|中国 西安

项目面积|750㎡

完工时间|2022.4

项目设计|红山设计 / HONG Designworks

主创设计|党明

设计团队|戴旭承、解旭

软装设计|奕木设计

实施团队|西安市红山建筑装饰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摄影|谭啸 / 十摄影工作室

项目视频|花生工作室

 

 

 

红山设计(HONG Designworks)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立足于本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多元设计公司,致力于为前瞻性客户提供国际领先的高品质设计。服务领域涉及办公、商业地产、精品酒店、康养与医疗、公共文化类等多种类型空间。HONG Designworks提供前期策划、室内设计、灯光设计、软装设计、标识设计等设计服务,用精准的把控来实现高效的项目落地,以专业的服务和前沿的设计呈现具有时代精神的国际化、多元化作品。